就业压力下中职校“校企合作”显优势
- 成都商报
- 2009-05-20 19:06:26
目前,成都中职院校专业已有农林类、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等14大类近300个专业,每年有近十万中职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随着中职生就业行情一路看涨,一些企业开始提前做准备,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抢先预定完。中职生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在如今就业一片萧条的大环境下仍炙手可热呢?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我市多所中职类院校。
专业前景好就业能“赶早”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的阶段,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以旅游业为例,旅游是一种新的重要的消费方式,但是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国外落后,产品供给不充分,资源管理不完善,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导致在旅游高峰期出现由于物资、管理等各个方面不健全引起的隐患,这就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合理安排、协调各项工作。
据了解,成都中职院校针对社会需求所开设的近300个专业覆盖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学生从进校起就接受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方位培训,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各项工作流程,毕业后直接进入制造业、技术服务业、通讯业、旅游业等用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谋职。黄涛(化名)是蜀兴职中高二年级的学生,日前代表学校参加成都市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技能大赛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了解得知,他是在考上高中的情况下,放弃读高中的机会转而投向职中怀抱的,他坦言,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就是因为看到了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而职业学校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与他当初想早日就业的想法不谋而合。
学生对口输送学校企业互惠互利
除了在学校举办招聘会,学生自主就业外,校企合作自出现以来就大力发展起来。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进入合作企业工作,毕业后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既避免了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找工作碰壁或是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学生,不用在社会上盲目招聘人员,省去了费时费力的培训环节。
据了解,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之前,企业一般会在多所学校直接招人,通过学生的工作能力来判断学校的整体水平,最后确定一所跟自己企业发展方向对口,学生能力符合要求的学校进行长期合作,校方也会在考察企业实力、营业资格、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后,确定最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企业进行合作。托普计算机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和企业双方还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例如公司管理人员不定期到校开讲座,学校派专业课教师到公司进行技能培训,班主任老师随时到企业对已就业和正在实习的学生开展跟踪调查等。目前,该校已于2008年与成都市鸿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托普计算机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可在该公司实习实训,合格即可在公司正式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蜀兴职中为即将召开的“双选会”做好前期铺垫工作,举办了蜀兴职中第二届“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次活动历时一个月,共邀请了与学校开设专业相吻合的近二十家企事业单位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的介绍,包括总府集团四川宾馆、总府物业、银杏餐饮公司、麓山国际会所、中国电信等企事业单位。以橱窗介绍,企业文化讲座,现场招聘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就业前景。
李梦本报记者彭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