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学生工作部部长:五省可提前填报志愿
- 腾讯教育
- 2009-06-02 18:18:24
吴俊文: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沿革
吴俊文:华中师范大学是少数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学府,她是在 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她是在 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18万多优秀人才。
主持人:因此是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的高校了,综合实力非常强,华中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设施也是非常现代化。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
吴俊文: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2000多亩,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中秋时节,丹桂飘香,堪称人间胜境、治学佳园。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目前拥有10余栋现代化教学楼,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15000余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现有学生食堂7个,三星级宾馆1座,校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为全日制学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校内超市、浴池、理发店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体育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各类现代化设施,可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生活需求。
主持人:是非常适合学生生活的高校,通过您的介绍我觉得考生和家长有必要亲自参观和考察一下是非常美的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吴俊文: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000人。其中专兼职院士、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等2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1000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有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教授,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景中院士,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刘连寿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徐勇教授等。还有一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中青年专家学者。
华中师范大学重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吴俊文:这确实是学生和家长非常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我校拥有10大学科门类,师范专业占本科招生专业的1/3,非师范专业占2/3;师范专业优势明显,教育学、心理学、中文、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历史、政治、生物等基础学科实力雄厚;非师范专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应用型学科为主,基地班、交叉试验班为特色,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的非师范专业建设格局,这些非师范专业师资力量强,社会需求量大,学生就业率高;学校有2个基地班(历史学、物理学)和7个交叉培养班(化学—物理学交叉培养班、数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数学—物理学交叉培养班、新闻传播—信息技术交叉培养班、日语—国际贸易交叉培养班、法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班)。基地班实行“导师制”,可本硕博连读,交叉培养试验班学生毕业可获双学位。部分专业实行本科大类招生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对外汉语)、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统一的基础课程,积累基本的专业知识,在大三时根据学生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华中师范大学新增专业?
吴俊文:2009年我们的专业增加了两个,都是非师范的,一个是朝鲜语,还有一个是绘画专业。
主持人:吴老师考生和家长之所以问我们的专业会不会添加可能就是由于在选择专业这一块是比较迷茫的,考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的时候,对考虑的因素都很难权衡,您可以不可以告诉大家或者是给大家一些建议,第一正确认识“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经常会问到哪些是冷门专业,哪些是热门专业。其实,任何一个“冷门”专业或“热门”专业都是相对的,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行业逐步细化、整合、交互,市场人才需求导向直接影响着高校专业设置,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可能就业困难,一些以前的“冷门”专业反而就业率排在前面。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不能盲目遵从所谓的“冷门”、“热门”,应该全面考量专业的学科实力和长远的社会需求。我校每年的招生专业设置都是经过对个专业学科发展情况、就业形势、师资力量等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的,尽可能的从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招生专业。第二注意个人兴趣爱好专业选择相结合。大学本科是系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后续发展和今后从事的工作而言,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专业选择首先应该符合考生的个人意愿,每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要求会有差异和各自的特点,比如,新闻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为实践型人才,因此这样的专业会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而历史学(基地班)或物理学(基地班)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因此,这些专业要求学生有严谨的治学精神、踏实的研究态度等。考生应准确把握个人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的专业。第三准确把握就业形势。许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对就业形势还没有准确全面的了解,有些好高骛远,认为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就能当律师或在公检法就业,认为经济专业毕业就能到世界500强工作,还有学生认为师范专业毕业就可以到大学当老师等等,这些都是缺乏对现实就业形势的了解,不过,很多家长对现实就业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因此,很多家长也经常向我们咨询师范生免费政策的相关情况,因为,确实从目前来看,教师职业是比较稳定,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就业形势也比较好。第四选择“跨专业”学习模式。有很多学生认为高考录取到哪个专业以后就从事哪个专业,因此,很担心自己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事实上,进入大学后,学生学习是开放式的,可以选择其它专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学分,也可以通过辅修,获得双学位;我校还有7个交叉培养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双学位;此外,我校学生进校后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
主持人:关于专业选择这块我们的老师给了大家很多的建议,电脑前的考生和网友如果有困惑的话不妨可以参照老师所说的因素,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专业。
有网友问如果自己选择的第一专业不满意,是不是可以转专业,老师也说是可以转,所以说机会非常多,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慎重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