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根雕惹得祸
- 学生时代
- 2009-10-04 20:16:44
张副省长因为贪污受贿,让人“请”进了反贪局的审讯室。可是这条“大鱼”的心理素质极强,尽管反贪局成立了特别审讯小组,给省长“吃小灶”,想从他身上打开缺口,挖开什么惊天“黑墓”,但是收效甚微。
最后反贪局从上面请来一位审讯专家。这位审讯专家仔细地研究了张副省长的所有材料,似乎已经找到了突破口,于是他胸有成竹地走进了审讯室。
审讯专家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张副省长对面跟他闲聊起来。唠着唠着,审讯专家把话题一转突然对张说:“听说你喜欢收藏艺术品。我还听说你的卧室里有个宝贝根雕,那鹰的眼睛很特别!”张副省长听完这话似有所动,那张从不变色的油光光的胖脸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情,不过即刻就恢复了原样。可是他这种细微的变化,也没逃过审讯专家的眼睛。不等张回话,审讯专家暧昧地一笑又说:“哈哈。看你这样子挺斯文的,没想到在某些时候你还真敢干啊!哈哈。”。
张副省长听到这里可有点挺不住了。他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汗也成溜啦,尿也成泡啦,自己跟自己嘀咕起来:难道真是那宝贝根雕惹得祸吗?
说起这件根雕,那的确是大有来头的。张副省长还是“张市长”的时候,有一次他“微服”来到老鹰岭游玩。那里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山势险峻,古木参天。从远处看,其主峰酷似一只冲天而起的苍鹰,令人称绝!山中还有一个香火很盛的百年古刹。
庙前面有不少经营根雕,盆景等小摆设的商店,其中有一家新开张的小店非常惹人注目,因为此店门上的牌匾很特殊。这就是一截长条形的硬木树桩,尽量保持着原貌,在中间一段略微平滑的皮面上刻着两个大字:天机。
张市长本来是冲着这块招牌来的,他兴致勃勃地踏入店中,却发现满眼皆俗器,不由得大失所望,就想损这个店主几句。他逛到店主跟前说:“贵店中好象真就有一个宝贝啊。请问门上匾额的字是出自那位大家之手,你开个价,能不能把它摘下来?”要说这匾额上的字迹确实显得功力非凡,宛如老藤铁干,苍劲古雅。
店主是个“老学究”模样的人,就是喜欢从眼镜上面看人的那种,不过这位更像个掌鞋的。他神情冷漠地坐在柜台后面,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张市长,一言不发。
张市长一看这是个又臭又硬的主儿,不想再搭理他,转身正要离去。店主在他身后说:“看来这是位识货之人。可是你说的宝贝在店外啊。要是你出得起价,我这店中倒是还有一个宝贝请你上眼。”说着从身下拿出一件东西,放在柜台上。
不仔细看,这个小玩意也没啥特别的地方,就是一块灰黑色的老树根,但其质地却比钢铁还要坚硬。然而只要你找准角度再看,立刻就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因为这块老树根的造型酷似一只盘踞在峭壁上的苍鹰,刚刚张开翅膀,正准备扑击猎物。其动感极强,仿佛是一幅出自某位大师之手的写意画。
张市长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回头打眼一瞧就认定这是件“珍宝级”的玩意儿。虽然他在官场里磨练了多年,已经具备了很深的城府,但他还是显得急不可耐,转过身抓起这只“鹰”。他一边不停地抚摩把玩着这只有“鹰”,一边操着商人的口气说:“哈哈。此物倒是有些特点,有些特点。哈哈。不知你准备拿多少钱,然后这个宝贝归我?”。
店主的眼神突然变得跟鹰一样犀利,可随即就恢复了平常的样子,他不动声色地伸出五根手指。张市长故作吃惊地问道:“五百?”店主面无表情依旧伸着五根手指,直到张市长喊出“五万”,店主才收回手。
张市长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市长大人这回的态度可是一丝不差地出于心底。他撇了撇嘴心里暗想道:此物再好,不也就是一段破树根子嘛,这家伙要抢钱啊!再说他也没带这么多现金。但是他嘴上却说道:“哈哈。此物真乃地之瑰宝。好,就这个价啦。不过你先替我保存着,过几天我来取。”其实就连市长自己都听得出来,此话含“金量”不多,可是无论怎样先给他来个口头承诺,总不是坏事啊。
撂下这话,张市长就想拍拍屁股走人,但他还是恋恋不舍地多瞅了这只“鹰”几眼。谁想这一看,张市长就把此物“看”在眼里,再也 休想拔出来,因为他又猛地发现此“鹰”的眼睛很特别。这双“鹰”眼就像两块天然的圆宝石被挤压在木根里,竟然跟真鹰的眼睛一样的颜色,而且看起来并非硬镶嵌上去的,似乎是天然形成的。
这一重大发现让张市长狂喜不已。这回他也顾不上装啥样子啦,赤裸裸的贪婪之情一下子涨满了那张油光光的胖脸。张市长急忙伸出手去,用手指头摩挲着“鹰”的眼睛。其实这件根雕之所以有样儿,全在于它上面有这两点光芒,正因为有此神来之笔,才使老树根化腐朽为神奇。张市长断定如果此“鹰”的眼睛是天然形成的,那么这个东西可是无价之宝啊!他也顾不得多想了,大手一挥,拍在柜台上说:“就这个价啦!你给我包好,我马上回来。”他兜里的“卡”都成摞啦,随便从什么地方取几万块钱绝对是件随便的事情。
可是没等张市长的话音落地,店主却大笑起来。这笑声有点怪,听起来像庙里的晚钟,笑够了店主才说道:“这个宝贝本来是一个好友在这里寄卖的。他曾经留下话来说要是遇到真正的识货之人,就免费奉送。看来有一物必定有一主啊!哈哈哈。”说完,店主又大笑起来。
当时张市长也没客气就把这只“鹰”抱走了,他还以为是哪个熟人搞怪。为了“投桃报李”,张市长回去立刻跟旅游局通了气,让他们关照此店。可奇怪的是这家叫“天机”的小店,没开几天就关张了。
审讯专家现在这样暧昧地一笑说出的话,分明在暗示张副省长“房中之事”已经泄露,而且这样他产生了更加可怕的联想:原来那只“鹰”眼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张副省长把它抱回家去,到了晚上灯闭了以后,那双“鹰”眼会时不时地像夜明珠那样发出光来。为此,张副省长请来过不少行家,可他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只留下四个字:无法解释。
如此这般一联想,张副省长立刻感到毛骨悚然,就觉得小北风“唰唰”地从四面袭来,一下子让他从头凉到脚!
其实审讯专家这纯是在借题发挥,因为警方或者其他部门确实没有监视过张副省长。在他没有犯案以前,谁敢去省长的卧室里装什么“眼睛”,那得有多大的胆啊!审讯专家不过是凭借着已往的经验,深知贪者必定也好“声色”之事,所以才出此妙招,谁想却一矢中的。
审讯专家眼看着原来凛然难犯的省长变成了一条“变色虫”,坐在那里浑身都不自在,心里更加有了把握,于是就想趁热打铁。审讯专家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说:“有句老话都说臭街啦:若想人不知,除非己末为。我看还是坦白从宽才是上策啊。”张副省长到此时才彻底垮下来。他松开了一身的邪劲,就像一堆烂泥似的摊在了椅子上。
正在这时,一个警官模样的人神色严峻地走进了审讯室,把审讯专家叫到一边,耳语了几句。审讯专家马上目瞪口呆地连连摇头,那意思好象在说: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审讯立刻停止了。国家安全局已经得到了可靠的情报:前一段时间,有一伙可疑人物一直在老鹰岭附近活动。他们当中有法轮功分子,还有一些国外的间谍。这些人手中掌握着用最新科技研制的工具,专门跟踪,监视我们国家的上层人物。张副省长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蹲在他卧室中的那只“鹰”,没准就是他们安置的收集情报的工具。
由于这件根雕无法定价,所以没有被列入“赃物”当中。此“鹰”一直蹲在张家的卧室里。等警察们接到命令,火速赶到张家搜取此物,可是已经晚了一步。张家人告诉他们,省长刚刚被抓进了反贪局,马上就来了一个人用高价把这只“鹰”买走了。
过了一些时候,老鹰岭风景区的古刹旁又新开张了一家经营工艺品的商店,店主就是已经罢官为民的张副省长。由于他认罪态度较好,又积极配合警方破案立功,虽然蹲了几年大狱,但最后被提前释放了。
这天下着大雨,外面几乎看不见游客。店里突然闯进一个穿雨衣的人,来人掀开雨衣上的帽子,解开雨衣的纽扣。张一眼就认出他是哪个送“鹰”之人,只不过现在他摘掉了老花镜,又换了一身装束。
来人一点都不在乎被张认出来,还是先不冷不热地笑几声,然后说:“当官只为己做主,迟早回家烤白薯。哈哈。我这里有件宝贝很想在这里寄卖,还请省长大人给点薄面啊?”说着,此人从雨衣里掏出个东西,放在柜台上。
张认出这家伙时还显得有些慌乱,可看到柜台上放着的东西正是那件惹祸的根雕,立刻稳住了神,他也面带微笑地说:“好说好说。可我现在是张老板啊。你的底价是多少?”。
来人嗤了几下鼻子,蔑视着张说:“咱们好象都没有闲心兜圈子吧。我今天来就想借你的指纹用用,只要你用中指再摸这只‘鹰’眼一下,我就给你六位数,还是美金。”张听完这话立刻警觉起来。尽管他一时搞不清此人的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但他深知当今这“声光”领域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家手里有啥新鲜玩意都不奇怪。张假装不解地问:“我的指纹有这么大用处吗?看来他们的高科技也稀松平常啊,也不是喊一声‘芝麻开门’,就全齐了啊?”。
来人用一种不知是哀叹还是嘲讽的语气说:“这能怪谁啊?谁能想到省长大人的烂事太多,还没咋地呐,就把这双电子眼塞满了。唉,不可思议!”说到这里,来人打住话题,不耐烦地追问道:“说,你到底借不!反正你这手都习惯往前伸啦,也不差这一回。”。
张坚定地用力地摇着头,这回他竟然不知不觉地生出了一身正气,毫无做作的痕迹。他伸出中指点着自己的眼眶说:“你难道忘了吗?在长着黑眼睛的人群里流传着一句古话:家丑不可外扬。再说~~~~~~”还没等他说完,这个人闪电般地伸出一只手抓住张的手腕,另一只手从身后拽出了刀子,凶相毕露地说:“那我就不客气啦。我连你的手一块借!”。
几名便衣警察在这危急时刻冲进店中,把这个人围住,用枪指着他大喝道:“别动。住手!”这个人不加理睬,还想挥刀砍下去。警察们开枪打中他的脑壳,将他击毙。
原来那时张市长确实让人家给盯上了。这只“鹰”眼是一只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子眼,如果有人用指纹将其激活,这双眼就会自动收集,储存该人的声音以及图象信息,不过据说它的容量已经被设计得足够大了,但设计者还是失算了。那些人还没来得及将这东西取回,它已经被塞满自动关闭了,必须再用张的指纹才能重新开启它。
不用问,张来到老鹰岭这里开店,也是国家安全局使得“金钩钓鱼”之计。警察们总算逮住了这只“鹰”。可他们围在一起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清这双电子眼是如何镶进根雕里去的,因为那上面没有留下任何人为的痕迹。他们不得不啧啧惊叹,各个称奇。
他们谁也没有发现,一个气韵非凡的老和尚早已来到了店中。老和尚先察看了地上这个脑袋开花的家伙,抬起头非常惋惜地说:“可叹可叹,此等高人也自寻死路!正所谓贪者有别贪欲却无异呀。施主这是玩大了啊。”然后没等警察们反应过来,老和尚出手如风,已经把柜台上的根雕拿在手里。老和尚使劲地晃着头说:“此物乃我镇寺之宝。或许还没到它出山的时候吗?此物无罪,罪在这两片贼光之中。”说着,老和尚探出刚爪般的二指,两下子就把这“鹰”的双眼挖了出来,放在手中握了一下。老和尚再松开手时,他的手掌里只剩下一把粉末。
警察们眼看着老和尚毁灭了证物,立刻都把枪口对准了他。老和尚超然一笑,双手合十,然后说道:“有一位上面的施主曾经对老僧许下过诺言:如果要医治附骨之痈,必得消炎过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老僧也不计较此言之真谬,为了众生,老僧愿担此罪。善哉善哉。”。
打这以后,老鹰岭风景区里又出现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张老板。据说此人店中出卖的根雕,盆景,件件都是不俗之物,尤其是他店们上的老树根一样的牌匾更是非同一般,因为那上面留有一位高僧的遗墨:天机。
至于那件惹祸的根雕最后落在了谁的手里,关于这个说法很多,但是最可靠的说法是那只“鹰”和高僧一齐圆寂啦,又被深埋在地下。如果这只“鹰”能经受住岁月的腐蚀,在什么时候重见天日,还会被谁按上什么样的眼睛呢?
最后反贪局从上面请来一位审讯专家。这位审讯专家仔细地研究了张副省长的所有材料,似乎已经找到了突破口,于是他胸有成竹地走进了审讯室。
审讯专家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张副省长对面跟他闲聊起来。唠着唠着,审讯专家把话题一转突然对张说:“听说你喜欢收藏艺术品。我还听说你的卧室里有个宝贝根雕,那鹰的眼睛很特别!”张副省长听完这话似有所动,那张从不变色的油光光的胖脸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情,不过即刻就恢复了原样。可是他这种细微的变化,也没逃过审讯专家的眼睛。不等张回话,审讯专家暧昧地一笑又说:“哈哈。看你这样子挺斯文的,没想到在某些时候你还真敢干啊!哈哈。”。
张副省长听到这里可有点挺不住了。他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汗也成溜啦,尿也成泡啦,自己跟自己嘀咕起来:难道真是那宝贝根雕惹得祸吗?
说起这件根雕,那的确是大有来头的。张副省长还是“张市长”的时候,有一次他“微服”来到老鹰岭游玩。那里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山势险峻,古木参天。从远处看,其主峰酷似一只冲天而起的苍鹰,令人称绝!山中还有一个香火很盛的百年古刹。
庙前面有不少经营根雕,盆景等小摆设的商店,其中有一家新开张的小店非常惹人注目,因为此店门上的牌匾很特殊。这就是一截长条形的硬木树桩,尽量保持着原貌,在中间一段略微平滑的皮面上刻着两个大字:天机。
张市长本来是冲着这块招牌来的,他兴致勃勃地踏入店中,却发现满眼皆俗器,不由得大失所望,就想损这个店主几句。他逛到店主跟前说:“贵店中好象真就有一个宝贝啊。请问门上匾额的字是出自那位大家之手,你开个价,能不能把它摘下来?”要说这匾额上的字迹确实显得功力非凡,宛如老藤铁干,苍劲古雅。
店主是个“老学究”模样的人,就是喜欢从眼镜上面看人的那种,不过这位更像个掌鞋的。他神情冷漠地坐在柜台后面,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张市长,一言不发。
张市长一看这是个又臭又硬的主儿,不想再搭理他,转身正要离去。店主在他身后说:“看来这是位识货之人。可是你说的宝贝在店外啊。要是你出得起价,我这店中倒是还有一个宝贝请你上眼。”说着从身下拿出一件东西,放在柜台上。
不仔细看,这个小玩意也没啥特别的地方,就是一块灰黑色的老树根,但其质地却比钢铁还要坚硬。然而只要你找准角度再看,立刻就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因为这块老树根的造型酷似一只盘踞在峭壁上的苍鹰,刚刚张开翅膀,正准备扑击猎物。其动感极强,仿佛是一幅出自某位大师之手的写意画。
张市长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回头打眼一瞧就认定这是件“珍宝级”的玩意儿。虽然他在官场里磨练了多年,已经具备了很深的城府,但他还是显得急不可耐,转过身抓起这只“鹰”。他一边不停地抚摩把玩着这只有“鹰”,一边操着商人的口气说:“哈哈。此物倒是有些特点,有些特点。哈哈。不知你准备拿多少钱,然后这个宝贝归我?”。
店主的眼神突然变得跟鹰一样犀利,可随即就恢复了平常的样子,他不动声色地伸出五根手指。张市长故作吃惊地问道:“五百?”店主面无表情依旧伸着五根手指,直到张市长喊出“五万”,店主才收回手。
张市长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市长大人这回的态度可是一丝不差地出于心底。他撇了撇嘴心里暗想道:此物再好,不也就是一段破树根子嘛,这家伙要抢钱啊!再说他也没带这么多现金。但是他嘴上却说道:“哈哈。此物真乃地之瑰宝。好,就这个价啦。不过你先替我保存着,过几天我来取。”其实就连市长自己都听得出来,此话含“金量”不多,可是无论怎样先给他来个口头承诺,总不是坏事啊。
撂下这话,张市长就想拍拍屁股走人,但他还是恋恋不舍地多瞅了这只“鹰”几眼。谁想这一看,张市长就把此物“看”在眼里,再也 休想拔出来,因为他又猛地发现此“鹰”的眼睛很特别。这双“鹰”眼就像两块天然的圆宝石被挤压在木根里,竟然跟真鹰的眼睛一样的颜色,而且看起来并非硬镶嵌上去的,似乎是天然形成的。
这一重大发现让张市长狂喜不已。这回他也顾不上装啥样子啦,赤裸裸的贪婪之情一下子涨满了那张油光光的胖脸。张市长急忙伸出手去,用手指头摩挲着“鹰”的眼睛。其实这件根雕之所以有样儿,全在于它上面有这两点光芒,正因为有此神来之笔,才使老树根化腐朽为神奇。张市长断定如果此“鹰”的眼睛是天然形成的,那么这个东西可是无价之宝啊!他也顾不得多想了,大手一挥,拍在柜台上说:“就这个价啦!你给我包好,我马上回来。”他兜里的“卡”都成摞啦,随便从什么地方取几万块钱绝对是件随便的事情。
可是没等张市长的话音落地,店主却大笑起来。这笑声有点怪,听起来像庙里的晚钟,笑够了店主才说道:“这个宝贝本来是一个好友在这里寄卖的。他曾经留下话来说要是遇到真正的识货之人,就免费奉送。看来有一物必定有一主啊!哈哈哈。”说完,店主又大笑起来。
当时张市长也没客气就把这只“鹰”抱走了,他还以为是哪个熟人搞怪。为了“投桃报李”,张市长回去立刻跟旅游局通了气,让他们关照此店。可奇怪的是这家叫“天机”的小店,没开几天就关张了。
审讯专家现在这样暧昧地一笑说出的话,分明在暗示张副省长“房中之事”已经泄露,而且这样他产生了更加可怕的联想:原来那只“鹰”眼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张副省长把它抱回家去,到了晚上灯闭了以后,那双“鹰”眼会时不时地像夜明珠那样发出光来。为此,张副省长请来过不少行家,可他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只留下四个字:无法解释。
如此这般一联想,张副省长立刻感到毛骨悚然,就觉得小北风“唰唰”地从四面袭来,一下子让他从头凉到脚!
其实审讯专家这纯是在借题发挥,因为警方或者其他部门确实没有监视过张副省长。在他没有犯案以前,谁敢去省长的卧室里装什么“眼睛”,那得有多大的胆啊!审讯专家不过是凭借着已往的经验,深知贪者必定也好“声色”之事,所以才出此妙招,谁想却一矢中的。
审讯专家眼看着原来凛然难犯的省长变成了一条“变色虫”,坐在那里浑身都不自在,心里更加有了把握,于是就想趁热打铁。审讯专家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说:“有句老话都说臭街啦:若想人不知,除非己末为。我看还是坦白从宽才是上策啊。”张副省长到此时才彻底垮下来。他松开了一身的邪劲,就像一堆烂泥似的摊在了椅子上。
正在这时,一个警官模样的人神色严峻地走进了审讯室,把审讯专家叫到一边,耳语了几句。审讯专家马上目瞪口呆地连连摇头,那意思好象在说: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审讯立刻停止了。国家安全局已经得到了可靠的情报:前一段时间,有一伙可疑人物一直在老鹰岭附近活动。他们当中有法轮功分子,还有一些国外的间谍。这些人手中掌握着用最新科技研制的工具,专门跟踪,监视我们国家的上层人物。张副省长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蹲在他卧室中的那只“鹰”,没准就是他们安置的收集情报的工具。
由于这件根雕无法定价,所以没有被列入“赃物”当中。此“鹰”一直蹲在张家的卧室里。等警察们接到命令,火速赶到张家搜取此物,可是已经晚了一步。张家人告诉他们,省长刚刚被抓进了反贪局,马上就来了一个人用高价把这只“鹰”买走了。
过了一些时候,老鹰岭风景区的古刹旁又新开张了一家经营工艺品的商店,店主就是已经罢官为民的张副省长。由于他认罪态度较好,又积极配合警方破案立功,虽然蹲了几年大狱,但最后被提前释放了。
这天下着大雨,外面几乎看不见游客。店里突然闯进一个穿雨衣的人,来人掀开雨衣上的帽子,解开雨衣的纽扣。张一眼就认出他是哪个送“鹰”之人,只不过现在他摘掉了老花镜,又换了一身装束。
来人一点都不在乎被张认出来,还是先不冷不热地笑几声,然后说:“当官只为己做主,迟早回家烤白薯。哈哈。我这里有件宝贝很想在这里寄卖,还请省长大人给点薄面啊?”说着,此人从雨衣里掏出个东西,放在柜台上。
张认出这家伙时还显得有些慌乱,可看到柜台上放着的东西正是那件惹祸的根雕,立刻稳住了神,他也面带微笑地说:“好说好说。可我现在是张老板啊。你的底价是多少?”。
来人嗤了几下鼻子,蔑视着张说:“咱们好象都没有闲心兜圈子吧。我今天来就想借你的指纹用用,只要你用中指再摸这只‘鹰’眼一下,我就给你六位数,还是美金。”张听完这话立刻警觉起来。尽管他一时搞不清此人的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但他深知当今这“声光”领域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家手里有啥新鲜玩意都不奇怪。张假装不解地问:“我的指纹有这么大用处吗?看来他们的高科技也稀松平常啊,也不是喊一声‘芝麻开门’,就全齐了啊?”。
来人用一种不知是哀叹还是嘲讽的语气说:“这能怪谁啊?谁能想到省长大人的烂事太多,还没咋地呐,就把这双电子眼塞满了。唉,不可思议!”说到这里,来人打住话题,不耐烦地追问道:“说,你到底借不!反正你这手都习惯往前伸啦,也不差这一回。”。
张坚定地用力地摇着头,这回他竟然不知不觉地生出了一身正气,毫无做作的痕迹。他伸出中指点着自己的眼眶说:“你难道忘了吗?在长着黑眼睛的人群里流传着一句古话:家丑不可外扬。再说~~~~~~”还没等他说完,这个人闪电般地伸出一只手抓住张的手腕,另一只手从身后拽出了刀子,凶相毕露地说:“那我就不客气啦。我连你的手一块借!”。
几名便衣警察在这危急时刻冲进店中,把这个人围住,用枪指着他大喝道:“别动。住手!”这个人不加理睬,还想挥刀砍下去。警察们开枪打中他的脑壳,将他击毙。
原来那时张市长确实让人家给盯上了。这只“鹰”眼是一只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子眼,如果有人用指纹将其激活,这双眼就会自动收集,储存该人的声音以及图象信息,不过据说它的容量已经被设计得足够大了,但设计者还是失算了。那些人还没来得及将这东西取回,它已经被塞满自动关闭了,必须再用张的指纹才能重新开启它。
不用问,张来到老鹰岭这里开店,也是国家安全局使得“金钩钓鱼”之计。警察们总算逮住了这只“鹰”。可他们围在一起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清这双电子眼是如何镶进根雕里去的,因为那上面没有留下任何人为的痕迹。他们不得不啧啧惊叹,各个称奇。
他们谁也没有发现,一个气韵非凡的老和尚早已来到了店中。老和尚先察看了地上这个脑袋开花的家伙,抬起头非常惋惜地说:“可叹可叹,此等高人也自寻死路!正所谓贪者有别贪欲却无异呀。施主这是玩大了啊。”然后没等警察们反应过来,老和尚出手如风,已经把柜台上的根雕拿在手里。老和尚使劲地晃着头说:“此物乃我镇寺之宝。或许还没到它出山的时候吗?此物无罪,罪在这两片贼光之中。”说着,老和尚探出刚爪般的二指,两下子就把这“鹰”的双眼挖了出来,放在手中握了一下。老和尚再松开手时,他的手掌里只剩下一把粉末。
警察们眼看着老和尚毁灭了证物,立刻都把枪口对准了他。老和尚超然一笑,双手合十,然后说道:“有一位上面的施主曾经对老僧许下过诺言:如果要医治附骨之痈,必得消炎过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老僧也不计较此言之真谬,为了众生,老僧愿担此罪。善哉善哉。”。
打这以后,老鹰岭风景区里又出现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张老板。据说此人店中出卖的根雕,盆景,件件都是不俗之物,尤其是他店们上的老树根一样的牌匾更是非同一般,因为那上面留有一位高僧的遗墨:天机。
至于那件惹祸的根雕最后落在了谁的手里,关于这个说法很多,但是最可靠的说法是那只“鹰”和高僧一齐圆寂啦,又被深埋在地下。如果这只“鹰”能经受住岁月的腐蚀,在什么时候重见天日,还会被谁按上什么样的眼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