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斗和珅
- 学生时代
- 2009-10-04 20:23:03
朝廷开科取士,乾隆帝任命刘罗锅为主考官,要他为朝廷选拔真正的栋梁之才。
刘罗锅受命之后,严格考纪,使舞弊者无机可乘。但有人不死心啊,他们不相信这个刘罗锅会不爱钱。
就在开考前两天,一顶小轿来到刘罗锅家后门口,轿中走下一个青衣小帽打扮的人。刘俯的家人一下就认出,来人竟是中堂大人和珅。
家人不敢怠慢,忙进去通报。刘罗锅一听,觉的蹊跷,估计他是有事相求,便出来迎接。
刘罗锅估计的不错,和珅这次来果然是有事相求。
原来这和珅新近收了一房十七姨太,深得他宠爱。今年朝廷开科取士,这十七姨太的弟弟也想试试。可他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自知凭本事肯定不行,所以来找姐姐来帮忙。
十七姨太把这事向和珅一说,把和珅难得直挠头。那小子不学无术,他哪个举人的头衔还是自己旧给他买的,这次他居然还想过过上金榜的瘾。如果是别的考官,凭他和珅的面子,再多送些银子,这是就办成了。可今年的主考官是刘罗锅。这可是个软硬不吃的主儿。况且平时自己跟他又闹别扭,自己已栽在他手里不少次了。
和珅刚想说个“不好办”,那十七姨太便哭天抹泪地闹起来。和珅被闹的实在没发,只好硬着头皮来找刘罗锅。
刘罗锅一听这个事,连连摇头说不好办。
和珅笑道:“这有什么难办啊?只要刘大人一句话,我这个亲戚便能被取上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一百万的巨额银票递了过去。
堂堂朝廷重臣竟然如此明目张胆的行贿舞弊,刘罗锅顿时气的脸色都变了。他真想一把揪住和珅一起上殿去见皇上。刘罗锅又竭力将满腔怒火压住了。稍犹豫了一下,刘罗锅于一咬牙将那银票收下了,微笑着对着和珅道:“既是中堂大人的亲戚,这个面子我自然是要给的了。此事中堂大人放心吧!”
和珅一看刘罗锅收下钱,心理不知有多高兴啊。心想这刘罗锅号称为官清廉,我看也不过如此。看来以往是礼太轻了,他没瞧上,所以不收。这回好了,他收下了我的钱,现在为我办了这事,以后还得像条狗样围着我转,再不敢跟我作对了。真可谓一箭双雕呀!
和珅越想越高兴,便兴冲冲的向十七姨太报好消息去了。
和珅走后,刘罗锅打开那银票,见里面还夹着他小舅子的名字,火又上来了。他真的想拿着这银票和这纸去找皇上。可他又一次忍住了,因为他实在太需要这些银子了。
原来,淮河发大水,无数灾民背井离乡,十分凄惨,但朝廷又拿不出钱来赈灾,所以刘罗锅很想把和珅搜刮来的这百万巨款拿去赈灾。
刘罗锅左思又想,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连夜去拜见皇上。
刘罗锅对乾隆皇帝说:“现在考生马上就要入场了。为严防有弊,应打乱序号,重新安排各考生的考位。”
乾隆皇帝准奏,立即下旨按刘罗锅说的办。刘罗锅这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晚上,和珅又偷偷的来了。刘罗锅对他说:“考生序号,考位都被打乱了,现在考生已全部进入考场,考场也已封锁起来了,所以这个忙无法帮了。”
不料和珅却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道:“我早有防备,让他在自己考卷里夹个条子言明是我的亲戚,刘大人见条后便可关照。”
刘罗锅万没想到和珅还有这一手,只好点头称是,但心里却又气又急,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好。
考试完毕。试卷收上来后,刘罗锅便挨个看,果然在一个舒卷里发现了和珅小舅子夹的纸条。那纸条上虽有寥寥数字,却白字连篇。那纸条是这样写的:
我和大人的亲妻(戚),请你娶(取)我。
从这白字连篇的小纸条就可以知和珅这个亲戚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这样不学无术之徒竟想仗着势登上金榜,而身为朝廷重臣的和珅竟然还为这种人跑官……
刘罗锅越想越气,刚想把这纸条撕个粉碎,却突然灵机一动,忙把这纸条小心的收了起来。
不久,金榜发出来了。和珅从头看到尾看了好即便都不见自己小舅子的名字,不由得怒火中烧,便闯进了刘府,指着刘罗锅的鼻子破口大骂刘罗锅拿钱不办事。
刘罗锅却心平气和地问:“下官我怎么了?
和珅一听更气了,大骂道:“好你个罗锅子,还跟我装糊涂,那天我不是给了你一百万两银票让你照顾我亲戚吗?你为何不理,使他名落孙山?他不是给你写了条子吗?
刘罗锅听说,便取出那条子问:“是这张条子吗?”
和珅一看说:“正是!”
刘罗锅说:“本来我准备取的,但看了这条子哪里还敢取呀?中堂大人自己细看。”说罢将那条子递给了和珅。
和珅接过一看,顿时哑口无言,楞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那一百万两银子总该还我吧!”
刘罗锅道:“银子我已交户部拨给灾民了。我奏明皇上是你中堂大人自愿捐助的。”
“你……”和珅张了半天嘴却没说出一句话,只好干吃了个哑巴亏,悻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