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找点练“馗魄”
- 学生时代
- 2009-10-04 20:23:08
我刚当兵的时候,被分到团属通信连。新兵共同科目训练一结束,连队就拉到野外转入专业训练。其中有一个科目,叫“找点”,专门训练新兵识图用图和单独执行任务的胆量。“找点”训练通常在夜间进行,充满着神秘感和刺激性。这天一吃过晚饭,班长把我喊过去,打开一张军用地图,指着图上一处用红笔圈着的一个“点”,道:“这里是一片墓地,墓地左边三分之一处,有一座新坟。我在新坟的前边留有一张32k的白纸条,上边写了两个字,你去把它找回来。现在就准备,8点出发。”
我接过班长交给的地图和指北针,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图用图的常识,立即开始研究。从住地到那个墓地没有直路可走,我就在沿途有明显标志物的地方,确定了3个点,准备一个点一个点依次找过去。
8点一到,班长叫王奎和刘刚跟我一起去。还递给我一个微型收录机,说:“这东西你带上,万一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害怕的时候,就按一下这个开关,兴许对你有些帮助。”我两腿一并,给班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坚决完成任务!”就出发了。
天上挂着毛毛月,远处是星星点点的农家灯火。我在前面走着,王奎和刘刚跟在后面,两人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走了一会,他俩加快脚步跟了上来。王奎装模作样地咳嗽了两声,道:“小李子,我看你今天晚上是完不成这个‘找点’任务的。”我问:“为啥?”他说:“班长设的那个点,我们老兵都不敢去,就你个新兵蛋子,还不把你吓死啊!”接着,王奎就用恐怖的语调讲起那个新坟的故事。
就在那座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有一户姓时的老汉突然得了急病,死了。这天晚上,道士来做过道场后,已经深夜12点了,堂屋设的灵堂里只有4个守夜人,凑在一张八仙着上,就着烛光打麻将。老汉的遗体就放在里面的一张单人床上,脸上盖着黄表纸。
麻将打到一点多的时候,靠门口的张三首先发现,盖在老汉遗体脸上的黄表纸在动,似是死人在吹气。接下来发生的事,把他惊呆了。老汉的遗体慢慢坐了起来,又悄无声息地下了床,穿着一身寿衣,向麻将桌边走了过来。然后就站在对门李四的后边,若无其事地看他码着麻将牌......
王奎讲到这里就打住了,只说,我们“找点”要去的那座新坟,埋的就是那个老汉。
前边出现了隐隐绰绰的房屋。我判断这是今晚要到达的第一个行进“点”,就是地图上标的那个“独立屋”。这时王奎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白皮信封,说是班长临行前交给的,出发半小后打开,必须按指令行事。他抽出信封里的纸条,用手电筒一照,念出班长写的一句话:“王奎受了‘重伤’”。
王奎留下了,我和刘刚接着往前走,寻找第二个行进“点”。
刘刚跟在后边一声不吭,我觉得有点寂寞,就主动找他说话:“刘刚,王奎讲的那故事,你听说过吗?”刘刚说:“野外训练一到这里,就听当地老百姓讲过。”我的好奇心上来了,就叫他把后半段讲一讲。刘刚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他就把那个故事接着讲了下去。
张三看见那个死了的时老汉,悄悄走到李四身后。李四却一点也不知道,还在催着张三快出牌。张三哪里再敢打麻将,又不好说出来,就撒了个谎:“我去解个手再来。”就急慌起身溜了出去。
张三出去了半天没有回来,上首的王五就有点急,抬头左右一看,突然发现站在李四后边一身寿衣的老汉,吓得差点惊叫起来。可他还是捂上了嘴,也撒了个慌:“我也去解个手。”起身走了。
下首的赵六生气地把牌一扣:“这下就有得等了!”说着就从口袋里摸出烟,自己叼上一支,也给李四扔去一支。打着打火机,凑过去给李四把烟点着,一抬眼,也看到了站在李四身后的老汉。赵六年纪大些,经历的事情多,很快就从惊恐中镇静了下来。他说:“我出去看看他俩,怎么还不来。”也起身走了出去。
屋里只剩李四一个人。烛光摇弋,阴气弥漫。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在想:这就怪了!一泡尿咋解这么长的时间呢!猛然听到身后有喘息声,回头一看,他“啊!”地惊叫一声,就瘫倒在桌子边上。等他清醒后,发现时老汉也直挺挺地到在地上,就逃了出去……
第二天,4个守夜人把夜里发生的事跟村里老人一说,老人们都讲,赶紧给时老汉下葬吧,入土为安嘛。于是,老汉儿子就立即找人,在那片墓地给他爹起了一座新坟。后来,有一个人夜间偶然从那座新坟前过,看见他爹就坐在那座新坟前闷头抽烟……
刘刚把故事讲完了,第二个行进“点”,图上标的那口池塘,就到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只黄信封,说也是班长的指令。从里面抽出纸条,用电筒一照,只见班长写着:“刘刚‘牺牲’了”。
我只好一个人继续上路。走了一会就找不到路了,就拿出指北针,校正好前进的方向,拨开草丛,穿过庄稼地,直线前进。前边就是要去的那座山,山上长着马尾松和齐膝的荒草。一进山,就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我虽然不相信有鬼,可脑海里老是出现鬼的影子。尽管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加快步伐往山上走。
半坡上出现了一片开阔地,那里杂乱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土包包。我知道,墓地到了。镇定了一下,寻找要找的那座新坟。在墓地左边的三分之一处,果然有一座较大的新坟包。
我向那里走去。突然,墓地里冒出两团火,蓝盈盈的,就像是两盏灯笼,飘飘忽忽地移了过来,然后又“之”字型地慢慢移走了。我知道这是磷火,可还是冒出冷汗来。接着又听见“哇哇”两声怪叫。明知是猫头鹰,可我还是感觉出心脏在砰砰直跳。离那座新坟只有两丈远了,我看到那座坟的墓碑前有一个不明物体。好像还能动。是什么东西?细一打量,是一个坐着的人影,有闪烁的火星,似是抽烟。手里拿着一张白纸,那纸在风的吹动下,“嗦嗦”作响。联想到路上听到的故事,头发全竖了起来,腿也不听使唤了。
也许是急中生智吧,我想起班长交给的微型收录机,就拿了出来,按下了开关的按钮。立即就有铿锵的乐曲声传出来。那是《解放军军歌》,军营里天天播放,队列训练时,大家就是踩这个曲子的节拍走分列式。那歌词也特别雄壮:“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一下子就感到热血沸腾、力量倍增。心想:邪不压正,阴不敌阳。我就不相信有什么妖魔鬼怪能阻挡咱解放军的前进!铿锵有力的乐曲,使我仿佛置身于雄壮的队列中,正排山倒海般地向前挺进。腿禁不住弹动起来。接着,就踩着乐曲的节奏,以正步走的步伐,向那座新坟前,咔,咔地迈进,嘴里还喊出“一、二、三——四”的口号。走到墓碑前,迅速从那个人影手里夺过那张白纸条,然后一个向后转,提拳、跃腿,向回跑去。
“小李子,别跑,别跑!”隐隐约约听见背后有人喊。我不停,还是跑。突然,前边传出熟悉的笑声,一看,是王奎和刘刚。这时后边也走来一个人,是班长。我什么都明白了,原来他们在考验我。班长问我:“纸条上写了两个什么字?”我立马打开一看,是“馗魄”。就说:“是‘馗魄’。”班长说:“对是对的。美中不足的是你拿到后不敢看,说明你心里还是有点怕。”我承认有点怕,因为我想起王奎和刘刚讲的故事。班长笑了,说那是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故意编的。
我懊悔不及,就问班长:“班长,晚上你一个人跑到坟包前坐着,就一点都不怕吗?”班长说:“早就练出来了,怕什么呢?”我说:“比如说,你想到鬼没有?”班长笑了:“鬼,在现实世界是根本没有的,但它却常常藏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解放军战士不能信这些。我们不但要训练军事技术,还要训练心理素质。既要有杨子荣打虎上山的虎胆,还要有钟馗迎头打鬼的馗魄!”
班长的话说得真好,我一直牢牢地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