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小说 故事 >正文

青云楼地红灯笼之三 红泪

               三、红泪
    王三公子平安回来,绑架事件平常落幕了。青云楼的红灯笼依旧天还未黑就高高挂起,娇俏的小阿姑依旧柔声软语挥着小手绢招徕客人,熙凤依旧是青云楼不倒的红牌阿姑,喜欢她的依旧每天准时前来。王三公子也不例外,而且变得比以前更疯狂,连王半城的怒吼也只当耳边风:“少爷差点就死在土匪窟里了,好容易捡条命回来,还不好好快乐?这剩下的半生,就是赚来的。”
    全城传得沸沸扬扬,据说,王三公子向他老子郑重提出,要娶熙凤为妻。王半城固然气得半死,小芙蓉也又哭又骂,就差没上吊跳水了。他们早就看重了东城漆号庆福堂谢老掌柜的千金谢家珍,斯文稳重,持家有道。如今平地里杀出一个熙凤,阖府闹得天翻地覆。王半城胡子都快翘了,连骂不肖。正房太太冷笑一声:“不肖?肖得很!”连消带打,骂了好几个人。小芙蓉平日如何好强,此时半声也出不来,小圆脸都气白了。
    不管外面如何沸反盈天,王三公子如何巴巴的表白,熙凤丝毫不露痕迹,依旧周旋在一群寻芳客中间,不偏不倚。姐妹们以为她放长线吊大鱼,心里暗暗佩服。
    黄胡子隔三差五依旧前来,多半在夜深人静小丫鬟们也入睡了的时候。两人倚在窗前,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偶尔就着月光喝点冷酒。黄胡子曾经请求她一起去卧牛山,她拒绝了。妈妈对她恩重如山,她不能就此弃青云楼于不顾。
    黄胡子送她许多珍宝,亮灿灿的摆了一桌子。她想想,拿了一只小巧的银丝手镯,戴在手上,藏进衣袖中。小时候她曾渴望拥有那样一个手镯,母亲说秋后就给她买,可是刚刚初夏母亲就没了,手镯也就没了。“其它的呢?”黄胡子问。“只要这一个,其它的再好,也不是我喜欢的。看看,上面刚好有刻着林宝芷,和我母亲名字一样呢。何况青云楼里人多眼杂,不能太招摇。”
    然而王三公子兴冲冲来告诉她了:“熙凤,我们家老爷子终于答应你嫁入我们家了!”
人人都向她道贺:“恭喜恭喜!”多少姐妹边道喜边偷偷抹眼泪,他们一辈子也遇不上这么一个可心人,跟着从良去。尤其是宝钗,在房里哭得声音都没了。黛玉,已经在黄胡子初来的晚上,死了,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早硬了。妈妈也抹着眼泪说到底有福气,找着了好人家。王家给了她两万银元。
    喜从何来?她笑盈盈地和人道谢,笑盈盈地安排妈妈买各种嫁妆。心头,浮起一个人影,可是,他没来。
    初八,黄道吉日,最宜嫁娶。她马上就要成为王家的三少奶奶了。多年不见的父亲和兄弟,卖了她才娶来的未曾谋面的嫂嫂,也提了篮子巴巴的来贺喜,怯生生的坐在她花团锦簇的房中,手脚都无处可放。她随手叫小丫鬟捧了一盘银元过来,他们手足无措,只说“太多了太多了”。黑黑瘦瘦的父亲,从怀里掏出一个银丝手镯:“你娘临死前交代的,说出嫁时送你。”她心一酸,抬起手,两手金光:“不用了,人家是大户,不用,留着给嫂嫂吧。”
    夜静了。妈妈说明早叫人早早来梳头。她立在窗前,抚着手上的银丝手镯,凉凉的,月亮也残了,向西坠下。
    忽的,身边多了一个人。她知道是谁:“怎么才来?”
他喘着气:“跟我走吧。”
    “不走,我要做王三少奶奶。”她轻轻的说。
    “跟我走吧。走得远远的,只有我们俩,谁也不认得。”
    “呵呵,你不知道,我要过着舒服的日子吗?我穷怕了,我要过点省心的日子。”她推开他的手。
    黄胡子急了:“可以,我可以让你过舒服日子,这几年我也挣了不少家当。”
   “算了,喝了这一杯,我们谁也不欠谁的。”她捧起一杯酒,端到他面前。
   “好、好,我喝!”黄胡子一口而尽。
   “嘭!”房门洞开,一群警察举着枪围了过来:“不许动!”
    “哈哈!”妈妈和王半城慢慢进来。“黄胡子,你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我们早知道你在这里了!”
“   你、你出卖我!”黄胡子一声怒吼,心如刀绞。
    “她没有出卖你,可是身为妈妈,我怎么会连自己的姑娘是不是女儿身都看不出来?怪只怪,你自己太好色。熙凤出嫁,只不过是一招引蛇出洞罢了。”妈妈笑眯眯的看着他。
     黄胡子想向妈妈冲过去,却一点力气都没有。
     熙凤走向前,附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黄胡子大笑:“原来,原来,你外公是林廷丰!早在你拿手镯时我就该知道了。好,我死而无撼!”
     初八,黄道吉日,最宜嫁娶。熙凤坐在摇摇摆摆的花轿中,微微笑着。她依旧是王家三少奶奶。黄胡子的一句话让王半城改变了主意,她也弄假成真了。林廷丰,全城最有名的前清举人,王半城的好友,十八年前,全家死于黄胡子那帮人的屠杀。没想到,还是有个女儿林宝芷活了下来,沦落到农家。没想到,还有个外甥女儿为他报仇。
    花轿摇着摆着,微晕中,好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在眼前摇晃着。她微微笑着,脸上却不知不觉淌下两行清泪。
(终于完了。原来还比较长,可是不耐烦了,马马虎虎了事。对不起各位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