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读本
- 学生时代
- 2009-08-25 12:51:39
根据中央、教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部署,按照校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我作为学院党员领导干部,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活动中,能以身作则,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学校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还学习了十七大、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文件和会议精神,采取了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学习科学理论的自觉性。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肩负起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按校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重在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需求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和校院改革发展的实际。我与院长会同学院班子成员调查研究,共同确定“跟踪前沿、优化结构、增创优势、突出特色、拓展服务”为实践载体,着重明确“调整与完善学院发展战略:深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引进与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学科发展平台;拓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改善办学条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八个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明晰学院办学方向和任务。同时结合学院实际,我草拟了六大问题十三小题的调研题目,由学院学习实践领导小组研究后,按分工负责,通过座谈访谈、网上调查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每位学院领导成员都要深入系所中心、教室实验室、家庭宿舍,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撰写调研材料,保质保量完成。
二、深刻把握第一要义是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够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尤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更加彰显我们党的智慧和魄力。归根结底是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南针、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都充分证明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关键是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
为此,我作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一是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改革创新状态,以改革创新思维方式,以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以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以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道,深入调查研究,依靠全院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找准影响科学发展思想观念,制约科学发展瓶颈,阻碍体制机制问题,影响稳定和谐的原因。二是要转变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依靠班子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下大力气推进学科创新平台。做好“211工程”三期项目“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的分解立项工作和“985工程”三期新增项目“公共政策与社会建设”的申报立项工作,推进“公共政策与政府创新”省级创新基地,认真做好教育部文科基地的申报准备工作。同时做好社会学、政治学一级学科及其相关二级学科的申报工作,配合学校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工作,争取学位点有新的突破。
三、深刻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问题听从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讨教,落实发展任务考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以人为本,就是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创新育人和办学机制。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师生爱岗敬业和刻苦学习的热情。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兴院”。我要主动与院行政紧密配合和合作,采取“引进、培养、借力”三者并举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营造以事业留人、以感性留人、以制度留人的良好氛围。扎实稳步推进本科生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实行案例实证教学,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第三,关爱师生,主动排忧解难。继续完善和实施“温暖工程”和“师友奖学金”关心资助生活有困难的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热情帮助毕业生就业、就好业。第四,丰富校园生活。有计划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多种形式,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围绕党建,创新体制机制
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坚持正确政绩观、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经得起时间,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新时期,要以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建设,以时代精神推动党的建设。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紧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主题,努力创建思想理论为先导,文明和谐为窗口,人才队伍为基础,学科学术为载体,教育质量为切入点,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在这次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首先,着力加强和改善院党委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坚强政治核心和组织保证。着力发挥学院学科优势,整合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力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突出实践特色,进行学术论文竞赛,推动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者,践行者,推动者。其次,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于个人分工 相结合的制度,分工职责明确、各司其职,互通有无、团结协作为民谋大事、谋好事、谋成事。认真实施《公共事务学院议事规则》,做到大事共商,急情共议,难事共谋。凡“三重一大”的问题都要通过院党政联席会全体研究决定。努力达到决策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第三,转变领导作风。认真贯彻校党委《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公共事务学院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公共事务学院院务公开实施办法》,力争做到院务公开,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院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薄之心对“位”,以自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 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利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构筑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第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权利,搭建与支部、党员联合平台、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党员参与党内生活和事务活动中,有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把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发挥出来。第五,创新体制机制,科学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人事财务分配制度,理顺院系行政组织工作职责。对学院现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制订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新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努力达到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我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起带头表率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有计划按步骤统筹协调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把深入学习、突出实践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抓学习、促发展,抓实践、促工作。努力符合“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