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社会热点 >正文

广东一周新增1770例登革热

广东一周新增1770例登革热

广东一周新增1770例登革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本周全省共新增登革热病例1770例,较上周增长明显。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广东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近年来,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呈现高发态势。根据统计,2015年至2022年6月,全省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近3万例。其中,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近4000例和3700例,创下历史新高。此外,每年的5月至10月是广东省登革热高发期,尤其是8月至9月,病例数更是居高不下。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性休克和死亡。目前,广东省尚未出现因登革热死亡的病例,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广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病媒蚊监测和防控。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病媒蚊监测,发现蚊密度较高地区及时采取灭蚊措施。同时,加强对居民和游客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其次,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广东省已经引进了登革热疫苗,并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超过1000万人次接种了登革热疫苗。此外,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然而,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广东省登革热疫情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病媒蚊数量较多,防控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居民和游客防蚊意识不强,容易被蚊子叮咬。因此,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和游客的防蚊意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普及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教育群众如何避免被蚊子叮咬。其次,要加强病媒蚊监测和防控工作。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要定期开展病媒蚊监测,发现蚊密度较高地区及时采取灭蚊措施。同时,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防控力度,如旅游景点、居民区等。此外,还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最后,广大市民要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自觉遵守防蚊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闭门窗,使用蚊帐等防蚊用品;外出时穿长袖衣物、长裤等防护措施;避免在蚊子活跃的时间段外出等。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广东省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