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是80后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高校介绍
招聘信息
生活
文章 感悟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2017-05-03 09:56:56 来源: 作者: 【 】 浏览:1918次 评论:0

#孩子出游带不带iPad# 这个话题最近引起了热议。

杭州有两家人原本计划一起带孩子去海南旅游,出游前王家爸爸说要带上iPad,这样自己就可以在海边晒晒太阳,喝喝茶,不用管孩子。

可另外一户人家李妈妈说:“上次你们带iPad,搞得我们家儿子在家不玩游戏,出去每天玩好几个小时。”李妈妈觉得这样失去了带孩子出去玩、长见识的意义。

两家人越吵越凶,互怼到分道扬镳,最后其中一家人改签了机票和宾馆,分头去旅行了。



看上去两家人是在为了一个小小的iPad而争吵,但其实是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

李妈妈的看法是,孩子普遍缺乏自控能力,各种智能电子产品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一旦投入其中,孩子很难再配合家长的各种安排。在大人角度来说,难得带孩子出一趟远门,却不愿意去认真享受旅行,宁愿抱着个iPad玩游戏,几天下来根本没有收获,的确是很闹心。

王爸爸的观点是,既然出来度假了,给孩子带个东西玩也是“图方便”。不仅仅是孩子们娱乐,大人们也是需要放松的,想要属于自己的时间。此时ipad等电子产品就是最好的救星,能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待一下午,大人们借此时间轻松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爱玩游戏、拿起手机就停不下来、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游戏……很大一部分家长都有这个困扰,“该不该给孩子玩手机”,也成了一大难题。


曾经有一个说法:“给孩子玩手机,就是毁孩子的一生。”

30年前,人们觉得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20年前,人们觉得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10年前,人们觉得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又觉得电子产品会毁掉下一代;

但是人类发展证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电子产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沉迷其中带来的危害并不是因为电子产品本身,而是来自于亲子关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了解、关系差、缺引导、坏示范。一味地去阻止孩子看电视、接触一切电子产品,阻断了孩子与外界交流的信息源。

很多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错误管教加重了亲子间的隔阂。管教,管了没教,是最大的禁忌。有家长跟我说,他们也尝试着定制规定,事先约法三章,说好可以每天玩多长时间的游戏、作业完成了才可以开始等等,但通常没法根据规定执行,孩子哭着吵着要玩,家长对此通常要么打骂要么让步,在造成亲子矛盾的同时,也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家长权威。

修复好亲子关系,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从前我也是个啰哩吧嗦唠叨的妈妈,但这样的管教方式没办法起作用的,控制孩子的欲望和担心孩子的情绪都需要改一改,给予孩子有原则的接纳、爱和信任,孩子自然会变得更好。

我们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为未来而努力,而不是为过去而赔偿。



当我们把问题从“要不要阻止孩子玩手机”转化为“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那就会容易去思考了。

为了实现自我满足


每个孩子从2-3岁开始,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是真正宣告自己的人格独立和实现自我接纳的重要阶段,有了自我意识后,他们便有了主权需求、认同需求、情感需求。

这些需求在日常生活关系中可能被满足,也有可能不断受挫,需求严重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overcompensation过度补偿”的情况。

孩子离不开手机,甚至沉溺于手机,这就是一种“过度补偿”,出现此类症状说明ta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和挫折。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行为,不管是主观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都建立在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会出现。为了得到想要的,避免不想要的。行为主义中提到,一种行为如果重复出现,一定曾经从中得到过“好处”。



我以前有个学生,玩游戏成瘾,家长根本无法管控。他觉得,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为他提供了视觉听觉刺激,虚拟世界中的升级 、段位提升带来的愉悦,弥补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无法满足的需要。

他在学习上曾经成绩优异,但升学之后,一下子跟不上大家的学习速度,让他感到很吃力;生活中,由于性格原因,也没有交到什么朋友,带来了很大挫败感。

而在网络游戏中,技术不错的他时常能感受到来自其他玩家的“友谊”,来自现实世界多方压力增大后,游戏可以满足他的需求,成了他逃避生活、学习的原因。游戏带来的快乐造成的生理反应,也让人难以抗拒,Dopamine多巴胺是给人带来快感的荷尔蒙,爱玩游戏的人,在游戏过程中,大脑所分泌的多巴胺是平时的两倍。

随后,持续一学期他达不到学校考勤和学业要求,最终由于挂科导致留级,此时,他也深刻体会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逻辑后果,非常愧疚。父母通过积极管教,给予他理解和包容,让他多多参与到课外活动和体育运动中,他渐渐地在大家的支持下重拾了自信,减少对网络游戏产生的“依赖感”。

孩子重复这样“玩游戏”的行为,之所以爱玩、上瘾、沉迷,根源是为了满足“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主感”等心理需要。



我们究竟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


有一个我见过最好的答案是这样的: 与其纠结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不如去寻找能给孩子带来真实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主感的更有意义的活动。

找到替代品

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找寻另外可以给孩子带来归属感的事物,比如对绘本感兴趣的孩子,在绘本中,也能满足ta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在电子设备里为孩子下载简单的动画,方便控制观看时长;在设备上装一些电子书,让ta觉得看书和看手机好像也差不多。

找到可以引发孩子好奇心的东西,给ta讲有趣的故事,带小孩去户外探险、旅游、踏青的时候也可以附带上相关的小知识和故事。

和孩子一起记录经历过的趣事,培养对事物观察,思考的习惯,还提高了学习、分析、表达、沟通、逻辑思维等能力。

以身作则

我们可以把视线从孩子身上移开,关注到自己身上,因为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先管理好大人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学习的“场”,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孩子,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要不然我们在管教孩子不要玩手机的时候,ta会回答你说:“你也整天玩手机啊,为什么不让我玩?”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父母不能玩手机了”,父母给孩子的示范不是不玩手机,而是专时专用。只是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

妈妈在监督孩子做作业,一边要求着孩子专心努力认真,一边自己坐旁边玩手机。

孩子放学回家,想找爸爸聊天,可是全程爸爸都专注着手机上的斗地主,有一句没一句地应付着。



做约定

可以与孩子做个约定,可以玩游戏,但是玩耍时间是需要“购买”的,用学习时间来换取玩游戏的时间。

比如可以学习1个小时,可以得到0.5-1小时游戏时间,视情况而定,而且每次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都要记录下来。

前天,有一位家长就跟我们分享了关于如何“和孩子做约定”很棒的做法:▼



几年前,我曾见过一个“最不依赖手机”的孩子,核心原因并不是他有多出色,而是因为他的家庭为他创造了一个“不需要依靠手机来满足精神需求”的环境。

“老师其实我平时很少用手机的,你有事的话打我家里电话或者找我爸妈哦~”

“为什么你不用手机呢?”

“因为没什么可用到的啊,回家后,晚上吃好饭会出门散步,随后打打乒乓球,在家就看书,有时候还会和家里人一起看一场电影。”

如果孩子一直在玩手机,说明ta缺少的是一个:比手机更有意思的生活环境。

当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不到兴趣和成就感时,就只能在手机中寻找。让孩子不沉迷游戏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Tags:
责任编辑:boss001
打印繁体】【投稿】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