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是80后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高校介绍
招聘信息
生活
免费论文
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二)
2009-04-20 21:07:56 来源:www.fanwendaquan.com 作者: 【 】 浏览:4362次 评论:0

  (三)以诚信从业:在法院做事是要讲规矩的,在法院做事是要讲修养的,法院做事要讲和谐的。讲规矩,意思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法院就是靠规矩吃饭的,规矩是对所有人的,讲规矩可以做到利己利人,正象法律的威严不在于惩罚的严厉性,而在于不可逃避性一样,规矩也应具有同样的效能。讲修养,是说法官要讲道德,有人格,用民族的优秀的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修练、提升自己,做到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俗不伤雅,乐观务实。在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的同时,更重要的要学会自信,因为只有自信的人能做到理性和宽容;自信的人才会对所从事的审判事业有一种尊崇感。自信的人才能做到利己泽人,就是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善待自己,就是能学人之长、爱己及人、善待他人,所谓心宽天高地远,行善长驻欢颜;自信的人才会是客观、公正的人,才会发展,才有前途。讲和谐,和谐即合舟共济,顺和协调,和谐则美,则生力,则两利,则发展,无论自然、人类莫不如此。

  "非典"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和收获是什么?就是政府的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无人与之交往,一个企业失去信用,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一个国家失去信用,则会扰乱整个经济秩序,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法院工作更需要诚信,而诚信要靠公正,靠每一个人,尤其是院长。而法院一旦失信,动摇的是法制的基石。一位国外著名学者讲:一个国家,其他行业再腐化、再堕落,司法、教育、医务三种职业的人不能败坏,他们维护、维系着一个国家的道德底线。一篇文章介绍: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不允许有道德缺陷的人存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梅勒教授开除了一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原因是他发现这个学生偷改自己的成绩单。梅勒教授认为,这个学生虽然表现相当出色,但这样的人将来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在这个领域,道德有缺陷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所以说法官、干警必须要诚信从业,诚方能信,信方有誉。诚,即尊重事实,尊重法律,遵守程序,准确适用法律;信,即公正,即形象。公正,永远是法院诚信的金字招牌,公正永远是法官诚信的"荣誉证"。就象一首歌里唱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正如屈原所写: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意思是说自我修养,谨慎从事,终究不会有过失;赋有无私的品德,可以顶天立地。

  (四)以清廉生威:清正廉洁,是法官职业、角色的应有之义,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必备要件,廉则公,廉则威。

  北大教授贺卫方说:言论自由与公民的人格尊严是宪法所明确保障的权利,但是,两者之间很难达到完美的平衡。一个人选择成为公众人物,他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在涉及到他的事项上,天平需要偏向于言论自由(公共利益)。只有保持这样的不平衡,才能获得整个社会的平衡。

  从这几年法院法官及其干警中出现的种种违法违纪现象看,都是滥用审判权的结果,都是在用人民赋予的审判权谋私利。个别法官,摆不正位置,搞不清概念,错误地理解独立审判,一朝权在手,便忘乎所以,为所欲为,视法律为儿戏,法院为玩物,最终害人害己害家庭,损毁法院形象,败坏党的形象。

  1、在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严肃纪律的同时,如何加大法官、干警违规的成本,使其不愿、不敢违规,应当成为一个思路。

  2、公开透明取信于民。

  3、做管理型的院长。如何围绕审判管理,抓好管理促审判,充分发挥审判力,是院长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个人浅短的目光观察,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相比较而言,整个法院系统管理的意识还显淡薄,管理上缺乏前瞻性、科学性,考虑长远、连贯不够,一定程序上还带有随意性、依附性、粗放性,造成协作性不强,分割性较明显。审判工作具有双重性,即"法律性"、"事实性"。这两重性就决定了审判工作管理的重要性。法律作为一门庞杂的社会科学,其综合性、强制性、智力性、专业性强,要掌握并运用之,需要花费相当甚至毕生的精力,需要运用中的积累,单靠个人之力难以完成,需要分工,需要协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作,就离不开管理。作为法律事实其有特殊的"个性",每一案件中的事实、当事人、环境、因果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寻找"法律事实"的劳动的复杂性。而由于法官个体诸多因素造成的差异,导致对"法律事实"认定的差异,如何避免这种"差异",尽可能"克隆"事实,这其中必然要付出复杂、艰巨的劳动。智力劳动的"优化组合"同样离不开管理。"适用"当中更重要的、体现法官水平、办案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实际生活中这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何避免法官的主观随意性,通过调动主观能动性而达到基于事实、基于法律基础之上的客观性,从而达到公平、正义,除了法官个人职业道德的修养外,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机制来规范,这更需要管理。如何协调审判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如何协调审判人员与其他人员的关系,如何协调法院与其他单位、法院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有一个协调的内外部环境,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同样需要管理。

  4、与规范相伴,这是法院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种职业意识。监督就是一种规范,就是为了使从业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这种规范的本意恰恰是为了爱护、保护;规范是为使国家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规范是为了监督、约束、惩处那些握有公共权力、掌握裁判权而胆敢以身试纪、以身试法者。

  俄罗斯试行对未来法官进行心理测试,他们认为,法官是一项需要经常面对公众的工作,一天几乎有8小时要待在法庭上,而且其中一半是他们的对手,另一半则是对他寄予希望的人,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他们认为,法官必须是智力高度发达的人,思路要广、要深,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要有文化修养。他应当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够沉着应答并且能经得起批评。他要有组织能力,敢于承担责任,还要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能适应长时间紧张的脑力劳动,而且可以长时间地说话。同时,又要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法官者德为先,包括人德、官德、职德,德则诚信,德则威廉,德则立。可谓"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韩诗外传》),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做不应做的事情,廉洁的人不追求不应当有的财物。

  5、做一个清醒的人。每个人都是大自然中的匆匆过客,如何看待官与民、荣与辱、权与责,需要辩证、唯物,需要历史、客观。作为诫作官的警世名言,历代都有"官箴"。宋太宗亲书"尔傣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颁赐州县,时时警示为官者廉洁自律,克己爱民。明朝"官箴碑"主刻有"吏不畏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康熙年间河南内乡县知府所作官箴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大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被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康熙年间总督于成龙手书一联:"累千盈万,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我披枷戴锁;一丝一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澳门一位名人言:"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世间情但求无愧我心"。

  清醒的领导必然会保持警觉,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必须会慎独修身、克服伐幸、抵制邪念,必然会善待自己、把握住度、爱己及人。正所谓"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汉醒宽《盐铁论o赖议》),意思是多见多闻的人便能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拒绝规谏,独断专行的人,则闭塞视听,而使自己孤立起来。

  6、善待法官。这里主要指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心态、思维、观念。

  一是要实事求是。这一点尤其重要,职业特点决定必须强调这点;是一个人人格、良知的体现。二是要善待法官。理解,这是前提和基础,不能被别人理解是痛苦的;不能理解别人的人也必然不能被别人理解,爱护。不懂得爱护下属的领导不是好的领导,也难得人心、难得拥护。三是要心静如水。良好的心态,善解人意,设身处地先从他人角度、先为他人考虑,这既是思维方式,更是一个人的品行、操行修养。

责任编辑:stutimes
打印繁体】【投稿】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