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是80后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高校介绍
招聘信息
生活
免费论文
科学发展观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地影响
2010-01-15 19:52:49 来源: 作者:stutimes 【 】 浏览:1162次 评论:0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本文透视了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的缺陷,提出“监管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并分析其合理性。

关键词:财务报告;目标定位;监管有用观

  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产品”,是企业与其利益关系人的链接点,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并成为广大用户了解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料。财务报告目标作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系统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标准,是在不确定会计环境下提出的一种主观愿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决定主观、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不同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主观目标的形成,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脱离它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否则就不现实。财务报告目标是连接内部会计系统和外部会计环境的桥梁,它的定位不仅受会计本质所决定,更受会计环境的直接影响,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管财务报告目标如何定位,财务报告目标至少要反映三方面内容,即三W标准:(1)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是谁(who);(2)财务报告应当提供哪些会计信息(which);(3)财务报告信息对使用者有什么用途(what)。当前会计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二是决策有用观,二者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提出来的,财务报告只强调经济信息的披露。然而,在科学发展观下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在“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一、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它的全部内容。“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人人平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协调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是以生态和谐、代际公平为主要特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经济要以不破坏环境为限度,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平衡:二是要处理好当代与后代的关系,资源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分配,环境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共享。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从科学发展观看社会目标,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经营目标,就是要实现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目的,以生态和谐为限度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应当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会计信息,这是财务报告应当反映的全部内容,即“三w”标准中的“which”。按照科学发展观,并借助于“三w”标准来看“三w”中的“who”,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应当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受到企业影响的需要协调的社会各方关系人,即利益相关者;“三w”中的“what”,信息使用者获取财务报告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与企业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有业务往来且利益相互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如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要加强自有资金管理并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督,避免资金低效周转或无效运营;与企业无业务往来但其权利受到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如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税务机关、竞争对手等),要加强对企业广泛监督,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前经济增长迅速、安全隐患严重、财富分配不公、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背景下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影响社会目标、企业经营目标,还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并对现有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产生冲击。
  1.科学发展观下“受托责任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受托责任观”(account-ability)产生及存在背景是资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资财所有者如实反映受托人对资财使用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从科学发展观看“受托责任观”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受托责任存在的前提基础是两权分离,产生比较明确的资财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和经营者能够直接地沟通和交流,信息使用者只是建立在资财委托和受托关系上的利益关系人,主要包括现有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不涉及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二是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局限性。“受托责任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保证对委托人所托付资财安全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以及保证对委托人所托付资财运营增值的经营业绩信息,即只是反映委托人资财保值、增值的财务信息,而不注重现金流量、社会责任、环保收益等信息。三是财务报告编报的出发点违背市场理论。按照市场供求原理,信息的需求决定信息的供给,在“受托责任观”下,编制财务报告目的主要是从受托人的角度出发,即从信息供给方考虑,企业管理层为了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才向资财委托人主动解释、说明其业务活动和经营业绩,而委托人使用财务报告则是一种被动需求。四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反映不够全面。在受托责任的指导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历史的、客观的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而忽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科学发展观下“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存在的缺陷。“决策有用观”(decision-usefulness)产生和存在背景是存在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当局等)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从科学发展观看“决策有用观”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财务报告反映内容的局限性。“决策有用观”下的财务报告只是反映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而忽视社会责任和环保收益等非财务信息。二是决策概念外延过窄。决策仅仅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管理具体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等程序。一些外部信息使用者并没有履行决策职能,仅仅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政府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社区居民、新闻媒体等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违法、违规活动进行举报监督;注册会计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签证或管理咨询;投资人利用会计信息加强自有资金管理,规避风险以获得安全、较好的报酬,等等。一些内部信息使用者也没有完全履行决策职能,也是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下年度预算以及对经营过程实行控制和检查;董事会利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考核管理层,等等。三是信息使用者的局限性。在“决策有用观”下,尽管编制财务报告目的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出发,但其前提必须存在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中介将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与公司联系起来,以便出资人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是否投资、信贷以及类似的决策。决策有用的前提过于严格,资本市场以外的利益相关者难免被忽视,如政府机关、社区居民等。四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反映不全面。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现时的、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经济信息,注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而忽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科学发展观下“监管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提出及合理性分析
  
  从科学发展观看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就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监管有用”的会计信息。“监管有用观”(supervision—usefulness)目标定位产生及存在背景是基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是科学发展观。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都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社会责任,尤其是高危险、高污染的行业,企业逐利的短期行为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社会经济后果,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繁、权利主体地位不平等,等等,“监管有用观”下的信息披露可以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监管有用观”目标定位合理性在于:一是信息使用者的多元性。将利益相关者作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既包含与企业有业务往来且利益相互影响的信息使用者又包含无业务往来但其权利受到企业影响的信息使用者,使得能够影响企业或受到企业影响的集团或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财务报告内容的全面性。会计信息既立足于企业微观个体又面向于社会、自然外部环境,全面反映企业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人与人公平的社会效益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效益。三是监管体现对会计环境的适应性。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截至2006年9月,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为1470家,A股为1361家,B股为109家,其中属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为378家,占比例为25.71%,尽管实行股权分置改革,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现象仍然存在,难免出现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需要有关部门监管。我国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占绝大比例,政府管理也不是很到位,偷税漏税、拖欠工资、环境污染等现象屡屡发生,引发许多社会、环境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监管。更何况市场也并不总是有效的,市场失灵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它的监管职能。四是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充分性。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历史信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便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这是监督职能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相关反映企业现时的、未来的不确定和风险信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便于利益相关者对自有资金管理和经济决策,这是管理职能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上都做了具体规定,为“监管有用观”目标定位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重要信息质量特征能够完美地结合。
  财务报告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就是例证,笔者认为,将财务报告目标发展到“监管有用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打印繁体】【投稿】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