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正文

从股改中看不到基金信息披露谈起

,而是通过媒体继续寻求社会舆论和管理层的支持,最终使招商银行董事会修订了再融资方案,以更接近流通股股东的要求。
最后,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既为投资者评估和预测基金业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也有助于树立基金良好的社会形象。基金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可以通过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价值而获得超额收益这一点正日益获得市场的认同,以至于海外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公司治理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实践(如上述招行可转债风波)也证明了基金公司参与公司治理就算不能创造价值至少也可以阻止价值损失,而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可以成为投资者评估和预测基金业绩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以成为基金公司进行市场影响、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一种选择,例如,对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对山西煤电股改方案投反对票的报道及其对其高官的采访,就在公众中树立了易方达为基金持有人争取权益的正面形象。
强化治理治理功能的信息披露至少应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基金公司明确有关大政方针,二是督促基金公司对于影响较大的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活动要做临时信息披露或在定期报告中予以说明。对于第一方面,证监会已经在有关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的准则中,规定要列明“基金管理人代表基金行使股东权力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在实际的基金招募说明书中具体体现为“不谋求对上市公司的控股,不参与所投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等四条,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是如何在基金的定期报告中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披露。着重需要加强的是第二方面,有关重大事件的揭示,在基金定期报告和基金临时信息披露中都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存在规制障碍,只不过由于缺乏对具体实践的明确规定而需要特别督促执行罢了,今后应要求基金公司对于诸如参与股改、招行可转债风波之类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治理活动作临时信息披露或在定期报告中予以单独说明。
除强化信息披露外,监管部门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对基金管理人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进行更为细致的规范,为基金管理人代表基金受益人发挥治理功能提供明确的指引。投资基金毕竟是一个商业机构而不是社会公益组织,基金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既可能损害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的利益,还可能与上市公司形成“管理者合谋”,破坏资本市场正常秩序。2001年后股市下跌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上已有多家曾被基金标榜为绩优股的上市公司被揭露财务报告虚假,反映了一些基金与上市公司合谋做庄的嫌疑。因此,监管部门完全有必要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积极治理行为的规范,法规的健全也是基金治理功能摆脱政策职能色彩的基础。
 
总之,股改让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功能的发挥摆脱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公开、合规地出现在资本市场上,综合效果也是积极的,正视基金治理功能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对于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具有决定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季冬生,“美国共同基金治理角色的变化及其借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1)

[2]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治理基金: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利剑”,上海证券报,2006,9,20

[3]        薄继东,“部分基金弃权票挫败石油济柴股改”,上海青年报,2006,9,8

[4]        程林,“无良基金经理索贿遭投诉 证监会严控股改黑幕”,证券时报, 2005,09,05,

[5]        易水,“股改 基金拥有空前话语权 在共赢中助推股改前行”,证券时报,2006,04,26

[6]        曹昌,“八家上市公司股改对价方案为何被否决”,中国经济周刊,2006,03,06

[7]        王连洲,“深发展股改方案需要调整、沟通和协调”,中国经济时报,2006,07,28

[8]        简俊东,“三爱富回应基金指责 二次股改大股东依然强硬”,大众网,2006,08,29

[9]        陈重博,“股改未通过公司已上升至13家 方案被否各有其苦”,新闻晨报 2006,07,19

[10]    华观,“机构投资者无力博弈 中石化股改将平静收官”,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9,08

[11]    张博,银行家,“刘华,股权分置下的中国基金业”, 2005,(7)

[12]    黄建中,“股改博弈出现新起点 基金勇于说不将利好股市”,中国证券报, 2005,10,28

[13]    黄建中,“基金在股改中的寻租之手”,经济, 2006,06,22

[14]    汪涛,“证监会预警:股改基金投票公司拍板”,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09,05, 

 
 

ON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MAKE NO DISCLOSURE IN THE SHARE STRUCTURE REFORM

Ji Dongsheng
Abstrac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has offered a god-given opportunity for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governance function. In despite of missing formal disclosure, we can make an abundant collection of the funds behavior in the reform and see the double blade character of funds’ governance function. It not only shows the necessary of the regulation of funds’ governance function, but also offers the basis for regulation making. Regulation of funds’ governance function could begin with mandatory disclosure. It is good for lowering supervising cost, improving governance function’s effect and building up favorable stature of investment funds.

Key word: Share st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