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是80后
学生时代
免费论文
高校介绍
招聘信息
生活
免费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地理论实践意义
2013-03-01 14:24:22 来源: 作者:stutimes 【 】 浏览:1076次 评论:0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性纲领。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胡锦涛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因此,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发展的思想,邓小平把发展问题提高到时代根本主题的战略高度,把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提高到“三个有利于”根本价值标准的战略高度,提高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从而把发展问题升华到一个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境界、全新的高度。我们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邓小平发展观的经典表述。它为我们今天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是唯物论生动的活的体现
  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研究中国的国情、与探讨中国的发展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由于邓小平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才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动态、科学的概括,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才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最终得到明确,“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才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以人为本,而所有的发展都围绕着“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核心与实质展开。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是辩证法精髓的凝结
    邓小平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把“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转换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并贯彻到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转化为社会活动中的目标确定、战略设计、蓝图规划等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辩证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发展”的源头,改革开放将“发展”放在了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发展,衡量改革开放的标准也是发展。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

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已成为中等收人发达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自觉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是创新性认识的智惫结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提出了认识国情的任务。我们逐渐认识到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基于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邓小平说,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与时俱进的、全新的发展。
    (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发展
    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同样是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是因为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诸方面的需要,人类就必须不断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客观尺度,也是衡量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没有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就没有社会文明的发展,更没有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正是由于邓小平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的发展观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我们才认定它为今天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认真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同样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指针。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更新发展的观念,丰富发展的内容,加深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好地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用新的观念、新的机制和新的办法来谋划和促进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积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归宿,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区域、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都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因此,只有认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条件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

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发展的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人。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不会走弯路,才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地向前推进。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针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周期中,2003年尽管有非典的影响,但在以城市住房、汽车、通讯、教育为主的消费热潮的推动下,GDP的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更要防止出现新的“经济过热”,防止各种发展不协调引起的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因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经济增长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在城市化、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健康医疗、扶贫救弱、科教兴国、反腐败等各方面,我们都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能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好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新发展观的提出,代表了我国发展观的进一步完善、成熟和深化。从这种意义上说,新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性纲领。


责任编辑:stutimes
打印繁体】【投稿】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