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论文剽窃利益链:博士副教授充当写手
- 新民周刊
- 2009-07-05 21:09:40
过多地干预,杜绝“只要一做官,马上学位也增加了”的怪现象。
方舟子分析说,学生抄袭现象的原因,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招的学生太多或社会活动太多,对学生管不过来,或者教师本身学术能力低下,指导不了学生,或者教师本身也在抄袭,学生跟着学了。”特别是担任行政工作的学校领导或者学术权威,“这些人忙于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实际上已没有多少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却还要招很多学生,甚至一名校长可以同时招几十名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研究工作都是研究生做的,导师很少参与或根本不参与,只在论文中挂名。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难免会有人抄袭。”
方舟子提及的这种情况,在以往曝光的几起教授抄袭中已经被证实。6月18日,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承认自己署名的论文抄袭,跟之前很多教授抄袭事件一样,被指抄袭的论文由陆杰荣和杨伦共同署名,陆杰荣是杨伦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陆杰荣曾经解释,论文是杨伦写的,他只是做了“修改”。
“导师如果因此被连累了,是活该,谁让他没有尽到导师的责任呢?”方舟子认为,教授因疏于督导而陷入抄袭事件,当然罪责难逃。
学术不端的“标本兼治”,已经被主管部门所重视。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佑达公司与中国“黑论文